发展“一盘棋” 融合“一家亲”丨文化共建共享让长株潭同城生活更精彩

湘潭市发改委 xtfgw.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24-12-09 09:32

  党的十九大以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洞庭之南的长株潭城市群积极探索和实践,努力将文化建设发展成果转化成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山连衡岳、水接潇湘,地缘的相亲相近,湖湘文化的一脉相承,为长株潭三市文化领域共建共享熔铸了强大基因和丰富底色。2022年,长株潭都市圈成功晋级全国第四个国家级都市圈,以文化为桥梁,三市融城从外围的物质联通,逐渐上升到直抵心灵的情感共鸣,不知不觉间,三市人民已经习惯了“早上到长沙嗦粉,中午到湘潭吃马家河羊肉,晚上到株洲看厂BA”的同城生活节奏。

  10月21日,“长株潭文化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启动式及系列活动在湘潭举行,标志着长株潭三市在文化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翻开了越来越精彩的新篇章。

  潇湘风起。观看非遗表演,品尝非遗美食,体验非遗项目……10月21日,湘潭市东方红广场秋意浓,长株潭文化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在这里正式启动,三地市民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这是三市文化同台绽放的一场盛大宴会。启动仪式现场,台上精彩节目赢得掌声阵阵。非遗弹词吟唱《一湾江水好风光》,展现长沙历史底蕴和城市韵味;打油鼓舞表演,舞出古时湘潭楚地巫风的神秘和豪迈;群口相声《吃遍长株潭》,让大家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了解长株潭美食文化。

  台下打造了一个琳琅满目的非遗集市。为期三天的长株潭非遗(直播)购物节,创新设置了品购非遗、赏购非遗、玩购非遗、演绎非遗四大板块。赏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的精美,叹云湖桥核雕的微雕绝技,吃一碗甜甜的长沙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动手制作长沙粽叶编、掐丝彩釉,和巫家拳传承人一起切磋武艺……三市代表性非遗项目齐聚一堂,以沉浸式展陈、展演的方式,打破“一城一地”的区域限制,一个个非遗项目从“纸上名录”中鲜活起来,三市群众在可听、可尝、可赏、可看的非遗集市中,零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这为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加持了“隐形的翅膀”。

  启动仪式上,长株潭三市宣传部门、文联组织以及餐饮行业、旅行社、文化产业协会等开展梦幻联动,共计签署文化领域合作协议5份,着力推进长株潭文化融合发展。

  三市将在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人才培养、文化品牌活动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7个方面协同发力,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工作联络、交流对接以及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三市文化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活动突破区域界限,推出长株潭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的惠民项目63个,发布红色主题游径和包含60家名店、一批名菜、名小吃、名厨的长株潭美食攻略,为三市人民构建起同城休闲生活新“朋友圈”。

  这充分彰显了湘潭敢闯敢试、破题为先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

  此次长株潭文化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由湘潭市率先发起倡议,得到了长沙、株洲两市的积极回应,三市宣传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心协力,矢志打造长株潭文化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样板。

  首届活动在湘潭启动,湘潭为首年轮值单位,活动紧扣“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深化区域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建”等关键词,策划推出系列精彩活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认可。中央及省市媒体争相报道,全网浏览量达180万余人次,多篇报道关注量超过10万人次,其中单篇报道最高点击量超过34万人次,“共建共享”“长株潭文化圈”“融合发展”“同城待遇”等词条火爆出圈,这些都是对活动成色最好的注解。

  草木葳蕤。自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27个春秋。共同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目标,让三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交通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数据共享、文化共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

  在这一连串丰硕的果实中,文化共建的步伐铿锵有力,一个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便民惠民的“长株潭都市文化圈”已初步形成,在文化生活方方面面,人们感受到了“融城”的魅力。

  文旅融合有看点。这几天,万楼·青年码头的夜色与新疆异域风景交相辉映,“新疆歌舞走出去”全国巡演正在这里举行。万楼·青年码头是由湘潭市委市政府与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项目,自2023年建成以来就一直人气爆棚。据车牌统计显示,景区大部分游客来自长沙、株洲,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长株潭城市群都市文旅新地标。

  不仅如此,在韶山景区,实景演出《最忆韶山冲》《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以沉浸式演出吸引游客停留。长株潭水上城际旅游客运航线湘潭段—万楼客运码头建设进展顺利、“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等,都有力促进了长株潭文旅融合发展。

  2022年7月正式发布的“湘潭文旅体惠民一卡通”,包含了长沙、株洲两地的众多景区(点),长株潭三地游客持卡相互“串门”早已屡见不鲜。近年来,长株潭三市进一步开展文旅资源相互推介,推动三地知名景区(点)串联在一起,一条条经典旅游线路走进大众视野。

  文化传承有亮点。今年国庆前夕,“天下事 少年心——湖湘文化暨刘锦棠诞辰180周年纪念主题展”精彩开幕,展览由湘潭市博物馆携手湖南博物院、湖南图书馆等10家文博机构共同推出,这场文化盛宴成为三地市民国庆游的重要行程。

  文明因传承而繁荣。近年来,湘潭市博物馆多次与湖南博物院、长沙博物馆、株洲市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等联合办展,为大家呈现了晚清民国时期湖南书画艺术展、王闿运和他的弟子们展、齐白石原作展、湖湘瓷器展等众多高品质展览,以文博方式展示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在非遗领域,湘潭非遗连续两年走进长沙,不仅通过展示、展演、互动等方式诠释了湘潭非遗的精彩纷呈,也增进了长沙、湘潭两地市民的文化艺术情感交流。而由长沙、湘潭两地演员担当主演的原创花鼓戏《战地黄花》,在第七届湖南省艺术节中斩获多项大奖,是三市共创文化精品的重要成果。

  品牌打造有特点。2021年4月,长株潭公共图书馆联盟正式成立,为三地市民带来了大量惠民政策。从2021年7月5日开始,长株潭三地图书馆实现了馆际之间图书通借通还,三地读者可以凭身份证享受681家图书馆一证通行,921万册图书一卡借还。三市图书馆联盟陆续开展了昆虫摄影展、“图书馆奇妙夜”等活动,为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实践体验。

  “联盟”不只是局限于图书馆,而是深入到了文联、群艺馆、博物馆等多个领域,三市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同台切磋、交流、学习,在美术、书法、摄影、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曲艺、朗诵等领域展开比拼,在文博机构共享奇妙的博物馆旅程……一场场展览、一次次交流,构建起三市“联盟”这一重要文化现象。

  此外,每年的湘江马拉松赛、长株潭融城半程马拉松比赛、长株潭相亲会等由三市联合举办的品牌文体项目,增进了三地市民的交流沟通,丰富了长株潭都市圈休闲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文化搭台,未来可期。新的旅程已经开始,三市将继续深化文化共建共享,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湖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化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