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制”推动雨湖产业项目发展

湘潭市发改委 xtfgw.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22-01-12 09:13

今年,雨湖区积极落实“真抓实干”要求,通过“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互嵌入,集中精力以“三制”,即“项目警长制”、“项目专员制”、“任务办结制”抓好产业推项目,积极推动有效投资,助推区域经济有序复苏与高质量发展。2021年市考核区责任项目52个,开复工52个,开复工率100%;竣工33个;累计完成投资113.61亿元,投资完成率170.19%;其中37个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9.41亿元,投资完成率179.13%。37个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在建,其中23个项目已竣工投产。7家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入驻雨湖高新区,其中“三类五百强”1家,签约金额超20亿。

一、以守卫精神落实项目警长制,持续提供项目保障。一是精准制定政策。雨湖公安与区优化办等部门精准对接,摸清全区重点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全区重点建设项目警长制工作方案》,成立由副局长、公安分局局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定人员、定措施、定任务、定奖惩”的“四定”措施,项目双警长实行挂点联系119个项目,打通服务重点项目(企业)、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推动警务前移。通过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调度会、实地走访、“点对点”建立警企热线等方式,项目警长动态掌握重点项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针对涉及项目(企业)投诉报警,分局建立快速处置机制,做到24小时在线、“1、3、5”分钟快速响应,确保工作落实。三是依法强力打击。规范项目检查指导,依法处理涉项目案件,严厉打击干扰项目建设、侵犯项目权益的犯罪,做到摸排化解纠纷“零盲区”。强化治安服务“零缺位”。严打涉企犯罪“零容忍”,营造联系紧密的警企关系,打造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以深学细做推行项目专员制,持续增强项目生力。一是全区域选优拔强。雨湖区项目专员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面试环节,从全区35名报名者中择优选取10名年轻干部作为雨湖区首批项目专员,着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培养一批经济型、复合型战将,助力雨湖项目建设主战场获得新生力量。二是系统化深入学习。雨湖区注重系统培育、分类培育和个性化培育,通过组建授课团队现场授课、精选学习业务知识、定期考试淘汰制、适时组织前往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熟悉研讨本土经济文化、实施项目专员导师成长计划、完善项目专员“传帮带”机制等方式砌实项目专员专业素质与服务能力,建设一支与雨湖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种兵”。三是全流程实战服务。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全面提升能力,全方位提升项目专员抓产业项目建设的硬本领,项目专员前往园区和平台公司,直接负责数个策划类、招商类、在建类等雨湖区全流程自主项目,注重在项目一线操盘,直接联络、服务项目,为项目业主提供政策指导、流程代办、问题解决等服务,加速推进项目顺利建设与区域高质量发展。雨湖高新区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平台,首批“助力贷”“科技贷”等融资担保产品试水落地,成功帮助湘潭固可得等重点企业融资0.35亿元;积极搭建科创孵化载体,先锋众创空间、科创孵化器等项目加快推进,预计年底竣工运营;金龙铜业项目自2020年11月签约至2021年3月投产用时不到百天,目前实现产值27亿元,展现“签约一月开工”“百日建成投产”的“金龙速度”;义乌商贸城一期二阶段在两个多月内完成商业部分7栋房屋主体建设和地下室土方开挖,火力全开地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三、以绣花功夫狠抓任务办结制,持续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细化任务促进责任压实。雨湖区以“迈好第一步项目论英雄”活动为抓手,着眼市交办任务并全面分析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迅速形成问题台账,细化工作举措,明确责任部门予以交办。二是加扣分制度督促问题解决。实行交办任务办结销号制,相关责任单位如期完成加分,逾期未完成扣分,督促各部门、单位在阻碍项目建设因素方面“攻城拔寨”,帮助项目单位协调解决土地征拆、项目审批、资金周转等“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靶向破题增强项目建设活力。三是全链条发力提升工作质效。各级各部门提高站位、沟通对接、合力攻坚,落实“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和“周会商月调度季讲评”的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交办任务调度会议制度,做到“一方吹哨,多方报到”,迅速推进项目建设。湘大附属实验学校片区开发中两宗地块成功摘牌,总价5.3亿元,出让面积约177亩,完成学校建设及其他项目投资6.09亿元,并于2021年9月初顺利开学;十八总商业街项目十五至十七总主体结构及砌体工程、展示区及仁礼街装修和园林景观施工已完成;智能光显项目5月31日举行开工仪式,现形成大量实物量,并已成功签约引进安波通信、湖南元宇两家投资亿元以上优质企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企业“北飞”雨湖高新区。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觉之味、中为科建、中科富海等产业项目即将实现竣工投产,园区规模体量将进一步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