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长株潭生态绿心打造成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是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湘潭市高度重视生态绿心保护与发展工作,全面落实《生态绿心保护条例》,多措并举守护绿心,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金名片”。在2021年度长株潭绿心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评估考核中,湘潭市名列三市第一。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开展全方位宣传。2020年,新的《绿心保护条例》和《绿心总规》出台后,湘潭市组织了全方位、多形式、广角度的绿心保护大宣传,将条例和总规内容列入市委和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内容,高位推动绿心保护工作。面向全社会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举办中小学生“书画绿水青山、绘就两型湘潭”书画比赛、开展绿心地区全民健身有氧活动、定期组织绿心地区生态绿心保护专题培训、固定地点悬挂宣传标语等举措,全面深入宣传绿心保护,形成全市共护绿心的氛围。
二是健全规划体系。组织开展绿心地区片区规划编制工作,将《绿心总规》各项主要控制指标更严密、精准地传导至全市5个绿心片区,推进“绿心”规划与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规合一”,并与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总体城市设计方案相匹配,从根本上解决“绿心”地区规划编制主体间、专项规划间衔接缺位等问题。立足长株潭一体化,全力配合做好绿心中央公园规划编制工作,与长沙、株洲错位互补。重点对落户我市昭山的仰天湖片区发展定位进行论证研究。
三是加强绿心监管。从常态监管到项目准入,从卫星监控到日常巡防,全方位、全过程对生态绿心地区进行监管,安装智能化界碑界桩305个,实现与“天眼”系统无缝对接。近几年,我市生态绿心地区退出工业企业48个,整治修复10个废弃露天矿山,修复面积35.52公顷。
四是强化生态补偿。出台《湘潭市生态绿心地区保护补偿暂行办法》,积极探索生态绿心地区定额补偿和定项补偿方式,更大范围筹措绿心生态补偿资金。近三年,共拨付省、市绿心奖补资金4314万元,用于绿心地区79个项目生态修复建设。将生态绿心地区被征地居民纳入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并享受15年的养老保险补助,基本实现了绿心地区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五是强化考核评估。制定《关于贯彻落实<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2018年修改>工作方案》,明确“绿心”保护的责任,将“绿心”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评估考核的范畴,充分调动各部门单位的责任心,确保合力共护生态绿心。